新浪天津 资讯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党委委员内一科主任林文华当选第六届天津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

新浪天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由市卫健委、市文明办、市总工会联合开展的第六届天津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好护士好医院”评选活动日前圆满结束。我院党委委员、内一科主任林文华当选天津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

专家介绍

林文华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泰心医院党委委员、心内一科主任,兼任国家房颤中心医院总负责人,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SCAI)会员,美国心脏节律学会Fellow(FHRS),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委员,天津市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天津市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冠心病及电生理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导师。

30余载耕耘 精益求精

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33年,林文华始终坚守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他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药物、手术治疗及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尤其擅长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致力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工作。连续五年获得全国急性冠脉综合征医疗质量金奖;左束支区域起搏、射频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复杂疑难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房颤冷冻球囊消融、左心耳封堵、冠状动脉旋磨等新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完成天津市首例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置入术。

一个春节前夕,一位90岁高龄急性心肌死患者,向心脏输送血液的三支主要血管均狭窄95%以上。血管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若单纯为达到冠状动脉血流通畅的目的,应该做冠脉搭桥手术,但是患者已90岁高龄,身体难以承受冠脉搭桥手术创伤;而如果做介入手术,由于血管钙化重、病变复杂,介入失败的风险极高,一旦不成功患者甚至有可能死亡,医生也将承担巨大的压力;保守治疗虽然没有手术风险,但患者将继续承受病痛的煎熬,并有猝死风险。

面对风险,林文华毅然决定:“我选择救人!”令医生欣慰的是,患者家属对医生十分信任,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和患者一同“闯关”。综合考虑患者年龄高、肺功能差、心功能下降等因素,林文华全面评估了手术的难点,制定了详细的介入治疗方案,春节前为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解除了其血管狭窄程度高、钙化严重的问题。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出院,年三十阖家团聚过了一个幸福美满的春节。

还有一位99岁超高龄、瘫痪婆婆反复发作头晕和短暂意识丧失,心脏停跳时间超过13.5秒。将近百岁,血管、肌肉组织退化,处于瘫痪状态,面对这样情况复杂的患者,林文华不惧风险,以娴熟的操作,顺利为婆婆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

出院之际,婆婆的儿子握着林文华主任的手激动不已,“真没想到手术这么成功,再过半个月,老娘就100岁了,多亏了林主任和医院的大夫、护士,这回我们能踏实地过百岁大寿啦!”

抗击疫情 挺身而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林文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被编入医院第一应急医疗预备队并担任队长,随时准备奔赴抗疫最前线。同时,他全面负责全院急性心肌梗死等危重症介入救治工作和医院接管的医学隔离观察点的医疗工作,抱着“即使没有上前线进红区,但是工作一点都不能少”的信念,他不分昼夜地忙碌着。

一次,隔离点来了一位83岁高龄的女性患者,血压波动大,头痛头晕症状明显,家属很担心、焦虑。这时,林文华主动添加家属微信,建立联系,随时监测患者血压,并进行用药指导,很快患者的血压恢复了正常,症状得以缓解。有了专业医生的保驾护航,整个隔离期,患者和家属都觉得特别踏实。

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林文华还参加了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处理原则的专家共识》的制定。

桃李芬芳  硕果累累

林文华十分注重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主持天津市科委课题一项、天津市卫健委课题两项、滨海新区卫健委课题两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7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80余篇,以第一作者撰写专著三部《心脏起搏与除颤》、《冠心病心电图和冠脉影像》及《心律失常标测与消融》。

他率领的团队2013年获得天津开发区“金牌团队”称号,2014年获得天津市滨海新区“工人先锋号”及天津市“工人先锋号”称号。他个人也荣获了2014年“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全国第二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

来源: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