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寒冬寻路:邓冲副会长解析困境与破局之道

综合
关注“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挑战中也藏着转型的机遇。”中国医药物资协会零售药店营销服务分会副会长邓冲,在2025西普会现场接受了微博的专访,结合自身深耕行业多年的观察与实践,向我们坦诚剖析了当下医药零售领域的困境与破局方向。作为长期扎根行业一线、牵头整合全国头部工业与采购组织资源的从业者,他的视角不仅折射出行业的普遍现状,更传递出从业者积极求变的信心与行动。

2025年8月16日至21日 第十八届西普会在海南博鳌顺利召开
当前,医药零售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多重压力交织显现。邓冲指出,连锁并购趋势持续加剧,部分展会主办方为保证人气,将目标群体从传统大众型连锁拓展至小连锁、单店,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重塑。更严峻的是,行业整体面临“生存大考”:有预估显示今明后三年药房或关闭25-30万家,80%以上门店处于亏损状态;销售额下滑态势明显,去年6月较前年同期“跳水式下降”,今年6月较去年同期又下滑30%以上。医保政策调整导致患者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线上渠道抢占市场份额,叠加传统保健品因需现金购买且受经济下行影响购买力,进一步挤压了线下药房的盈利空间。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零售药店营销服务分会成立仪式
“寒冬之下,躺平没有出路,唯有主动求变才能找到生机。”邓冲强调,行业内已有不少企业与连锁药房开启破局探索,从产品、模式到理念多维度创新。在产品端,差异化成为核心方向:上海技源将维生素融入吸管,搭配豆浆、牛奶,“一插一喝”即可服用,还联合体检机构提供定制化营养方案,市值已达120亿;还有企业推出的浓缩花露抑菌液,采用美国杜邦、德国墨克原料,不含酒精且设计成便携走珠剂型,零售价12.8-15.8元,利润空间远超传统花露水,已进入很多知名药房连锁系统。牙线、益生菌等品类也通过品质升级(如柔韧牙线、双功能益生菌)、场景化营销打开市场,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方式,助力药房引流。
模式创新与理念转变同样关键。邓冲提到,头部药企与商业公司正加速集约化发展,华润等企业通过旗下商业公司为连锁药房提供1-2个月账期,缓解资金周转压力;中小连锁则通过区域代理商垫资合作,保障供应链稳定。私域运营成为连锁药房突围的重要抓手,不少企业尝试激活存量会员,针对中老年人开展点对点精准营销,但他也提醒“不能盲目跟风抢会员,需结合自身实际打造特色”。同时,行业经营理念正从“追求高利润率”转向“追求利润总额”,通过组合销售策略,在客单价下滑的情况下保障整体收益。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零售药店营销服务分会副会长邓冲接受微博专访
值得关注的是,大健康领域的需求升级为行业注入新动能。据微博平台数据显示,疫情后消费者健康意识显著提升,主动关注养生、预防类内容的用户越来越多。今年,保健食品板块逆势增长——目前已有13家保健品相关企业成功上市或推进IPO。作为中国医药物资协会零售药店营销服务分会副会长,他所在的分会也在积极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整合全国一两百家会员单位需求,为其推荐批文有优势、剂型创新的药品与非药品,助力企业精准把握市场机遇。
谈及行业未来,邓冲虽正视当前预算压缩、人员优化的现实,却始终保持乐观:“医药行业关乎国计民生,是长期朝阳产业。当下的调整是行业走向规范的必经之路,只要企业守住‘活下去’的底线——保证充足现金流、维护好商业信誉,同时吃透政策导向、提升经营效率,就能等到行业复苏的那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