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下午15:38,优联壹玖零贰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剪彩暨聚笑园相声会馆揭牌仪式在始建于1902年的历史风貌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原奥匈俱乐部旧址隆重举行。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籍薇,中华曲艺协会副主席孙福海,北京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李金斗,中国铁路文工团总团团长刘志江,天津曲艺家协会主席王鸣禄,天津曲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宏,以及中国曲协快板艺术委员会主任张志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伯祥、许秀林、刘俊杰、陈寒柏、李建华、王敏、张尧、张楠、罗峰等人出席了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将传统文化与国际元素结合的自然、巧妙,环节中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彰显主办方匠心独具。
百年建筑历经风霜,12年磨砺旧貌换新颜
至今,一篇《天津拆出“奥匈帝国俱乐部”,精美洋建筑现人间》的文章仍在广为流传,文中记录,“在河北区建国道一片几乎全被拆平的空地上矗立着一座方方正正的红顶小洋楼,这座砖结构小楼共有四层,每一层的窗户都方方正正,大门的正面还有两个铁护栏围成的阳台。小洋楼的顶层是错落的尖顶,而最底层卧在了地下,只有一半窗户露了出来,好似地下室一般。虽然楼房的红砖有些陈旧,但从高大的圆柱以及窗户上的细致装饰,仍可以看出这座楼房气派不凡。”上文所描述的这栋气派不凡的建筑,就是如今已焕然一新的优联壹玖零贰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据产权单位优联集团执行董事李梦黎介绍,该建筑始建于开辟奥匈租界的1902年,是原奥匈帝国政府驻天津领事馆和原奥匈帝国兵营人员休闲娱乐的场所。一战结束后,随着奥匈帝国势力的逐渐落寞,此俱乐部被改造为大北饭店,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曾多次下榻于此。之后历经多年时间,先后被改造成为仓库、普通居民楼。直至2003年海河改造拆迁过程中被发现,并证实为原奥匈帝国俱乐部。这栋小洋楼,是国内现存可追溯的保存最完成的奥匈文化建筑,也是奥匈帝国在海外仅有的两栋建筑之一。
从被发现,到如今斥巨资修缮重装盛大面世,整整经历12个年头,产权单位优联集团汇集了国内外各方面专业意见,仅修缮方案就调整了数十次。最终,将其功能定位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旨在通过这栋承载着历史、承载着文化的过百年的建筑物,践行起新一代企业和年轻人对历史及文化传承的责任。
国际文化交流又增新平台,尚未开业已门庭若市
据了解,优联壹玖零贰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成立,一方面是基于风貌建筑本身独有的气质和底蕴,同时,也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需要。以文化交流促进国际合作,利用优联壹玖零贰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这么一个平台,将一带一路上的国家以及更多国家和中国串联起来,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带出去,将国外更多的优秀资源引进来,创造更多价值。
- 新闻
- 财经
- 军事
- 体育
- 娱乐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