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放暑假,孩子们都回了家。如何教育孩子,成了许多爸妈关心的问题。上海网友“凤翔的鸟”、天津网友 “森不可测的故事”、还有重庆网友“自由的风”给我留言,想听听我介绍一下日本人家庭是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处理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事情。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因为孩子不仅是家族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
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先来谈谈中国人的家庭观和日本人的家庭观有什么根本的区别?简单概括的话,在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中,你的,就是我的。而在日本人的家庭观念中,你的,不一定就是我的。
日本人对待孩子与中国有何不同?
譬如说,我们中国的父母亲,常常会对孩子说这么一句话:“爸爸妈妈每天这么辛辛苦苦,不都是为了你吗?”孩子听了这句话,他会产生什么概念?他自然而然地会想到:“爸妈的一切都是我的”。于是,我们在中国会看到这么一道人生的风景线:生下孩子后,年轻的爸妈就开始各种学前教育,要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甚至不惜将北京CBD的大房子卖掉,去海淀区买一套破旧的学区房。考大学时,要为孩子操心。大学毕业后,要为孩子找工作。找好工作还要到处张罗找对象,找好对象要为孩子买房。有了第三代,还要替孩子承担起养育孙子的责任。结果我们发现,父母的一生都是为孩子活着,为孩子操心。而孩子们也是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亲的包办,结婚时你不给他买一套房子,父母会成为罪人。而孩子们在20几岁人生最需要努力奋斗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豪房、有了豪车,过上了中产阶层的富裕生活。而这一切,都不是自己奋斗来的,而是爸妈辛苦给的。
所以,我们的年轻一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代,但是也是“迷茫的一代”,因为许多人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努力些什么?
我把中国的这一种家庭关系,称作是一种“相互依赖关系”,父母亲把自己的感情依赖于孩子,而孩子把自己的生活依赖于父母。这一种相互依赖关系,使得中国的家庭关系变得十分的紧密,但是这一种紧密,除了血缘的亲情,还包含了一种经济利益。譬如说,孩子结婚时,爸妈如果不给他准备一套房子,这种关系会因为社会的一种无形的压力而变得脆弱。
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说,我特别欣赏70后和80后,他们是间于依赖与独立之间,在外地打拼,买房子最多也是拿父母一个首付,却还需要自己养育孩子,牵挂远在老家的父母。
那么日本人的家庭,有没有出现像中国人家庭那样的“相互依赖关系”呢?我觉得,日本人的家庭,它是属于一种“相互依存关系”。
- 新闻
- 财经
- 军事
- 体育
- 娱乐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