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

新浪天津
关注
经过四个多月的认真筹备,3月13日,“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津召开,76所国内顶尖高校天津校友会和校友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相关领导的持续关注下,在市科协、民政局的具体指导下,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方交大)、国防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12所天津校友会发起,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共76所高校天津校友会和校友工作者参加的“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于2020年11月10日市科协批复同意成立。

“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首批成员中有985、211院校45所,现有会员395人均为高校校友会天津地区负责人,在津校友规模超过30万人。预计三年内,绝大多数在津高校校友会(在天津未注册校友会的高校,经母校正式授权代表母校组织校友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将会成为单位会员,个人会员数量将超过数千人,会员校友会校友规模将超过到50万人。“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的成立,是天津高校校友会及30多万在津校友的一件盛事,将成为影响我国高校校友会发展的重大事件之一,在建设与发挥高校校友会作用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将建立“共享科技智库”云平台,该平台将包括“五库、五平台”,其中“五库”包括:科技成果数据库、校友名录数据库、专家数据库、“共享工程师”数据库、企业资源名录数据库;“五平台”包括:科技服务云平台、人才服务云平台、企业资源供需对接云平台、金融服务云平台、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云平台。“共享科技智库”云平台通过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科技服务。即:“科研成果智能精准对接、科研项目智能精准承接、科技服务智能精准供给”。
据悉,“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及工作平台—“共享科技智库”,是市科协落实中国科协“科创中国”,打造创新、创业、创造服务品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天津经济发展的一个创举,是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政府招商引资引智、助力中小企业缺技术、缺人才、缺成果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将深刻影响并改变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难、中小企业科技服务难的现实窘境。

“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成立后将于与西青区政府深度合作,将研究会科技平台打造成为“全国高校、校友会与校友综合资源的聚集中心,海内外科研机构与全国高校科技成果的汇集转化中心,全国中小企业的技术中心、人才中心、技术方案解决中心。”必将在为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助力,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创造强国、创新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会在未来将建设“共享科技大厦”,内设海内外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建设;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中心;科技金融中心;高校校友会联盟“共享办公”商务空间;商会联盟聚集办公区等,同时共享“校友服务生态圈” ,为校友提供生活服务、成才服务、校友企业发展服务,并将依托“共享科技智库”联盟,建设商会联盟、企业家生态联盟、投融资联盟、一带一路对接联盟、全国科技服务合作联盟等。另外,还将建设校友会“共享科技休闲农庄”和校友共享“科创中国——天津示范小镇”,结合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服务滨海新区、“海河英才”计划,建立新型产城融合生态社区(校友高知高智公寓社区)、 科创中国——天津示范科创园(人才创业基地)、校友人才示范基地、重点中小学校、幼儿园、三甲医院等。(来源: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