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天津 资讯

历经沧桑流落英国,大沽铁钟的百年回归路

津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一个时代的证明,每一件历经沧桑归来的国宝都在默默地讲述着那一段段旧事。现在,存放于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那口铁钟,就为我们展现了那段英勇不屈、抵御外敌的沧桑历史。

大沽铁钟铸造于1884年,曾被悬挂在大沽口北炮台,大钟上刻有铭文“海口大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图巩固”等字。这口铁钟也反映了19世纪末我国工业化初始阶段铸铁技术乃至制造业的水平。1900年,铁钟被英国士兵作为战利品掠走,存放在英国朴次茅斯市,2005年由英国政府无偿返还。

流落异乡的铁钟可谓是命运多舛。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和欧洲社会动荡时期,大沽铁钟多次险些被毁。20世纪末,钟钮又因盗窃遭到破坏。随后,它被搬入温室,弃置于角落。

在饱经风雨漂泊了百余年后,天津市以及民间外交学者与朴次茅斯市展开合作,开始了积极而周密的申报归还铁钟工作。经过多方努力,这件国宝终于回到了故土。大沽铁钟经过了漫长的回归,弥补了历史的空缺,成为中英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历史见证。

《大沽铁钟回家的故事》是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叶诗璇为我们讲述的关于“红色印记”的故事。

讲红色故事,庆建党百年,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红色印记”还在火热进行中,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

参与方式:下载安装津抖云APP后,制作1分钟内短视频剪辑后进行上传,关联话题“#红色印记”并@津抖云大圣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