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天津 资讯

【跟着经典学党史】伟大的战略决战

津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

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由120余万人发展到280万人,其中野战军149万人。

与此相反,国民党军的总兵力由战争初期的430万人减少为365万人,用于第一线作战的174万人被分割在五个战场上,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

面对日益有利的战争形势,党中央和毛泽东当机立断,连续组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跟随电影《大决战》的镜头,让时光回溯,一起回顾1948年底的中国,回顾那重大的历史转折。

辽沈战役:曙光从这里初现

在全国五大战场中

东北战场的形势最为有利

已经具备了

同东北国民党军

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

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部署

选择首先在东北展开战略决战

攻克锦州 和平解放长春

1948年9月12日

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主力

和地方武装103万人

南下北宁线

发起辽沈战役

至10月1日

切断了北宁路,孤立了锦州

10月9日起

东北野战军开始扫清锦州外围据点

配水池之战

就是锦州外围的关键战斗之一

担任攻打任务的战士们

发出铮铮誓言:坚决拿下配水池!

1948年10月12日

从早上8点激战到晚上5点

战士们先后击退国民党军30余次反扑

攻占了配水池

1营600余人

最后能战斗的

只剩下5名战士和1名随军记者

1948年10月14日10时

东北野战军向锦州城发起总攻

顷刻间,锦州城地动山摇,火光冲天。

经过31小时激战

于10月15日攻克锦州

全歼守敌近9万人

完全封闭了

东北国民党军

从陆上撤向关内的大门

锦州被攻克后

困守长春的国民党守敌

一部分起义,其余全部投降

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辽西会战 围歼西进兵团

东北野战军攻占锦州后

决定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

在辽西地区围歼西进兵团

全歼西进兵团5个军12个师(旅)

共10万余人

生俘中将司令官廖耀湘

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攻占沈阳、营口 解放东北全境

从10月29日起

东北野战军乘胜东进

于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

东北全境解放

淮海战役: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辽沈战役刚结束

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

及部分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

发起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16日

党中央决定由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组成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

统筹淮海前线一切事宜

歼灭黄伯韬兵团

1948年11月6日

华东野战军向黄伯韬兵团发起进攻

在追击黄兵团的作战中

第9纵队“潍县团”10名勇士

用身体架起一座人桥

保证追击部队

顺利通过10米宽的沂河

追击敌军

11月8日

第3绥区副司令官、中共地下党员

何基沣、张克侠

率2.3万余名官兵起义

为人民解放军

迅速截断黄伯韬兵团的退路

创造了有利条件

激战至11月22日

全歼被包围于碾庄地区的黄伯韬兵团

11月15日,中原野战军攻克宿县

隔断了徐蚌联系,孤立了徐州

歼灭黄维兵团

11月25日

中原野战军将黄维兵团合围

27日,黄维兵团中

第85军第110师师长

中共地下党员廖运周

在突围中率部起义

到了12月4日

华东野战军合围正撤退的杜聿明集团

并在6日歼灭试图突围的孙元良兵团

至15日,在双堆集地区

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一部协同下

歼灭黄维兵团10万余人,生俘黄维

全歼杜聿明集团

为配合平津战役

解放军暂停了

对杜聿明集团的军事攻击

进行战场休整和政治攻势

成批的国民党军士兵

向解放军投诚

20天内即达1.4万余人

1949年1月6日

对拒绝投降的杜聿明部发起总攻

至10日将其全歼

生俘杜聿明

至此,淮海战役结束

陈毅元帅曾形象地比喻: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当时,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

日夜活跃在战场上

支前民工

543万人次

牲畜

76.7万头

担架

20.6万副

船只

8539艘

小车

88.1万辆

汽车

257辆

挑子

30.5万副

粮食

4.3亿斤

人民群众义无反顾选择支前

有力地保障了大规模作战的需要

平津战役:新中国定都奠基礼

对傅作义集团

实施战略包围与战役分割

辽沈战役结束后

敌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

已成惊弓之鸟

为了稳住平津之敌不使逃跑

根据党中央部署

东北野战军主力

从1948年11月起隐蔽入关

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一道

先用“围而不打”

或“隔而不围”的办法

完成对北平、天津、张家口之敌的

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

各个歼灭

新保安、张家口、天津之敌

12月22日

解放军围歼了新保安之敌

第三十五军军部和两个师

24日攻克了张家口

全歼敌一个军部和七个师

1949年1月14日

解放军以强大兵力对天津发起总攻

经29小时激战

全歼守敌13万人,解放天津

至此,北平20余万守敌

在解放军严密包围下

完全陷于绝境

和平解放北平

鉴于北平是世界驰名的文化古城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

决定尽最大努力

通过谈判和平解放北平

1949年1月21日

双方达成《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协议》

北平守军陆续开到城外指定地点接受改编

1月31日,解放军进入北平

北平和平解放

北平的和平解放

创造了将国民党军

和平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的

“北平方式”

平津战役的胜利

为中共中央机关

人民解放军总部

进驻北平创造了条件

成为新中国定都奠基礼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无论战争规模还是取得的战果

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

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十分罕见

这三大战役

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

使国民党

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

主要军事力量

基本上被摧毁

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奠定了基础

再现峥嵘岁月

70多年前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

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中

取得伟大胜利

如今,三大战役的纪念馆里

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

铭刻红色记忆

传扬奋进力量

辽沈战役纪念馆

在振臂高呼的解放军铜像身后

辽沈战役纪念馆静静矗立着

为每一位前来的人

讲述辽沈大地上

那场历时52天的鏖战

战云笼罩的天空一片昏黄

飞机俯冲,坦克轰鸣

纪念馆里的《攻克锦州》全景画

让人们在金戈铁马的震撼中

真切感受战争的惨烈悲壮

曾经,曙光从这里初现

如今,铭记从这里开始

不忘来时路,走好新征程。

淮海战役纪念馆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

陈列着一根长约1米的小竹竿

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地名

这是战场上的支前民工所用的

支前民工随军转战

跑遍了整个战场

这根竹竿

是人民群众支前的历史见证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之下

苍劲挺拔的雪松

静静地守护着烈士的忠魂

铭记沙场将士的爱国赤子心

平津战役纪念馆

气势磅礴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上

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金色大字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平津战役纪念馆里

收藏了一支墨绿色的派克钢笔

这是苏静代表解放军

在北平和平协议上签字用的笔

它见证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见证了平津战役战绩辉煌

回望历史,

三大战役的凯歌犹在耳畔。

硝烟散去,精神永存!

让我们擎起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启航新征程!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0,135。

[2]八一电影制片厂。《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3]八一电影制片厂。《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4]八一电影制片厂。《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5]辽沈战役。中国军网。

http://www.81.cn/yljnt/2013-10/04/content_5563526.htm,2013-10-04/2021-05-31

[6]郝晓明。辽沈战役:迎来新中国第一缕曙光[N]。科技日报。2021-03-25。

[7]李刚,陈彤。淮海战役,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新华日报。

http://xh.xhby.net/pc/con/202104/25/content_915558.html.2021-04-25/2021-05-31

[8]淮海战役。中国军网。

http://www.81.cn/yljnt/2013-10/04/content_5563525.htm.2013-10-04/2021-05-31

[9]战史12月5日:平津战役。中国军网。

http://www.81.cn/jsdj/2018-12/05/content_9368901.htm.2018-12-05/2021-05-31

[10]平津战役。中国军网。

http://www.81.cn/yljnt/2013-10/04/content_5563527.htm.2013-10-04/2021-05-31

策划:王聪  文案:郭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