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联盛药业邬晨梦文:工业企业构建全渠道体验的五大核心能力

综合
关注目前,人们在健康消费领域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转变,由此也促使线上电商、线下门店、医疗机构等多渠道的消费场景日益融合,这种深度贴合需求的“全渠道体验”已成为众多工业企业争夺健康消费市场的关键。
如何通过核心能力构建,让消费者在不同渠道获得连贯、专业、贴心的健康服务,近日,联盛药业KA事业部总经理邬晨梦文结合联盛医药的实践经验,详解了工业企业需具备的五大新核心能力,为“全渠道体验”落地提供更有价值的路径参考。

联盛药业KA事业部总经理邬晨梦文
邬总认为,“全渠道体验”是“需求、产品、营销、品牌、资源”的跨渠道协同,需要围绕五大核心能力进行系统构建:
能力一:全渠道需求洞察与快速响应
“搞懂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也就争取到了更大的市场机会。”
企业需整合线上与线下数据,捕捉不同群体需求的健康需求、偏好和行为模式,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反馈的精准需求,提前布局产品和服务。在这一方面,联盛医药始终将“组织发育”作为这一能力支撑的关键。以“年轻化”理念的应对市场需求变化,通过持续的人才梯队建设、跨部门轮岗机制、数字化技能培训,确保每位联盛人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成长心态与创新能力。
能力二:以需求为重点的技术产品自我迭代
“企业寻求大发展,技术产品是重中之重。”
企业谋发展,需要根据消费者具体需求,快速自我迭代,保持市场竞争力。联盛实践中,集团下属6家全资子公司倾力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集团先后获得国际发明专利7项,发明专利授权共17项,外观专利6项,实用新型技术17项,软著6项。其中,集团聚焦的透皮给药等复杂制剂技术,拥有贴片、贴膏等9条现代化生产线。已在北京和苏州创建2家药物研究院,研发创新投入保持在年收入6%以上,致力于创新与TDDS领域重要技术突破,联盛®酮洛芬贴片,便是这一技术最直接的体现。它通过经皮给药,实现定性定量24小时长效缓释,可作用到关节内腔,安全有效,避免胃肠道和肝脏的首过效应(首过效应指药物首次通过人体特定部位时被代谢灭活,进而影响药效的现象),超薄高弹,非常适用于老年人、儿童等群体。
联盛投资4.5亿,以工业4.0为标准在建的联盛TDDS智能制造中心项目,获评“贵州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和“贵州省建筑工程优质质量结构项目”两项殊荣。在实现中国透皮给药复杂制剂精益生产的智能制造示范工程的路上,联盛医药集团又坚实的向前迈进了一步。
能力三:全域营销与数字化触达
“全域营销需要的重点在于全。”
需要构建“线上引流、线下转化、跨渠道留存”闭环。提升数字化营销与精准触达能力,制定以健康知识、科普教育为核心的内容营销策略,提升品牌专业度。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建立互动,传播健康理念。基于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广告投放,提高营销转化率。在这一方面,联盛打造了“全媒体+医药科普”立体传播体系,在抖音、视频号等以短视频、直播等形态普及安全用药知识,以无处不在的信息传播,为用户提供实实在在的有价值信息。
能力四:全渠道品牌温度传递
“品牌价值观最好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故事与公益活动。”
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积极回应消费者关切,维护品牌信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展现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品牌形象。以联盛为例,企业内部中,建立了《联盛青年说》IP,线上播基层员工故事、线下门店陈列海报,在提升整体士气的同时,也将积极向上的联盛团队的精神面貌向公众进行了展示,这一项目还获得了2025新时代讲好医药故事优秀案例奖,此外,为了让更多消费者可以深入体验联盛产品,公司联合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权威机构发起“自我保健 无痛无忧”联盛贴片全国公益试贴活动,将专业医疗知识转化为大众可感知的公益实践。
能力五:全渠道资源整合的跨界协同
“企业要发展,一定要开放合作搭建生态。”
在这一方面,联盛先后与健康科技、运动健康、医疗服务等相关领域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创新产品和服务。构建以健康为核心的企业生态系统,整合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解决方案。建立开放的平台策略,吸引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同参与,构建共赢生态。
全渠道时代,企业竞争力已转向“跨渠道体验整合”。五大能力相辅相成:需求洞察是起点,自我迭代是支撑,全域营销是路径,品牌温度是纽带,跨界协同是延伸。联盛实践证明,以不断提升的核心能力,与时俱进的满足健康消费市场需求,这才是工业企业应对市场不断变化的破局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