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艺苑焕新颜 中华曲苑小剧场作品展演季盛大启幕 十余部全国佳作在津上演
					
				综合
关注11月2日,在开幕大戏红楼梦中曲《芙蓉·晴雯》曲艺专场的演出现场,由天津市曲艺团主办的“中华曲苑小剧场作品展演季”宣布正式拉开帷幕。这不仅是一场汇聚南北精粹的舞台盛宴,更是中华曲苑这座百年老园历经升级改造后的焕新亮相。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本次展演季将持续至12月,汇聚来自天津、北京、南京、丹阳、郑州等地在内的十余部优秀舞台作品,以“灵巧”与“精致”为内核,立足天津、辐射全国,旨在通过多元艺术形式的交融碰撞,在精心打造的舒适空间中,以现代视角演绎传统精髓,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一座中华曲苑,半部天津曲艺发展史
中华曲苑的历史,可谓半部天津曲艺发展史的缩影。它的前身可追溯至光绪年间的中华茶园,1901年以青砖灰顶的典雅楼身重建,更名为“中华落子馆”,与权乐、群英、华乐并称“南市四大部”,成为津门曲艺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场所。这里曾是名角云集的艺术殿堂,河北梆子名家金刚钻、评剧代表人物新凤霞、相声大师马三立……无数艺术巨匠在此登台亮相,博得满堂喝彩。历经时代变迁,中华曲苑曾一度改为新华书店礼堂,后恢复剧场功能,1998年在相声名家于宝林的倡导下中华曲苑重启“相声大会”,首演即火,令相声又回到了自己的沃土之上。如今,作为天津市曲艺团的核心驻演阵地,它持续上演着相声、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快板书等数十种曲艺瑰宝,成为天津市民心中不可替代的“曲艺摇篮”。
焕新升级重亮相,南北佳作竞芬芳
本次展演季是中华曲苑焕新后的集中亮相,经过2025年的改造,剧场以234席观众坐席、专业灯光音响及LED屏幕等现代化设施,打造出兼具古典韵味与现代化的全新演艺空间。
十余部展演剧目集合话剧、戏曲、曲艺、音乐会、脱口秀以及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既有本地实力院团的原创精品又有外地来津的惊喜之作,充分彰显了“小剧场、多元化”的艺术风格。这些作品扎根传统精髓的同时,又大胆融入创新表达,为观众铺陈开一幅纵横南北、贯通古今的艺术长卷。
作为天津市曲艺团精心打造的品牌力作,红楼梦中曲《芙蓉·晴雯》曲艺专场与《说唱津门》鼓曲专场选取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唱段,尽显传统曲艺之美;天津评剧院三团带来的评剧《打金枝》以精湛演绎传递家风智慧,彰显国有院团的艺术水准。来自外地院团的佳作同样引人注目,南京未剧团话剧《我们的赵孤》以深刻人性洞察重构经典传奇,丹阳市丹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丹剧《白蛇·泪落金山》用独特地方戏韵诠释经典故事,郑州喷空剧场曲艺《喷“津”彩 笑得劲》、喜剧《千里江山图》兼具传统与创新,共同展现全国优秀院团的创作活力。
此外,《今日宜开心》喜剧专场、刘泉魔术秀《魔幻假日》、王金璐魔术脱口秀《圆梦》、天津天百越剧团越剧《梁祝》、天津市越友会越剧《五女拜寿》、“经典再现·重奏时光”影视视听音乐会、月见古今之国乐盛典音乐会等作品也将陆续上演。
拥有72年历史的天津市曲艺团,此次以展演季为媒介,不仅延续了骆玉笙、马三立等艺术大师的精神血脉,更展现出推动传统曲艺与当代文化交融共生的决心。在百年中华曲苑的舞台上,厚重历史与先锋探索相互映照,各艺术门类各美其美,恰是天津这座“曲艺之乡”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
										
											
										据悉,“中华曲苑小剧场作品展演季”大部分演出均支持天津文化惠民卡购票,观众最高可享320元补贴,具体演出信息可登录“天津演艺网购票”微信小程序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