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天津 教育

视频教学点击量过千万 “硬核”女老师就这样成了网红

天津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今年春节后,受新冠肺炎的影响,大中小学延迟开学,学生在家上网课。天津体育学院组织各学科老师录制教学视频,网上授课……

一夜之间粉丝上涨到十万多,点击量几千万,获赞超十万次,评论上万条,大学女老师给学生上视频课,一不小心把自己上成了网红。天津体育学院散打专业女教师杨光最近一下子“火”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成名着实让她有点懵。

今年春节后,受新冠肺炎的影响,大中小学延迟开学,学生在家上网课。天津体育学院组织各学科老师录制教学视频,网上授课。杨老师是武术六段,国家级裁判,散打、空手道、功夫全能技职业赛事裁判员,曾经也是职业赛场上的佼佼者,面对教学新挑战,她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年轻人心理特点,设计了一套搭载新媒体平台的网络教学新模式。

抓住“熊孩子”们的眼球

实用+专业,才能“吸粉儿”

“怎么能让这帮天天拿着手机刷抖音的‘熊孩子’们在家也能安心把课上了,这个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当了十多年的老师,对着手机上课还是头一回。”最初的视频教学也是让杨老师颇为挠头。对于武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理论和技能训练是同样重要的,如何让学生在了解理论的同时,还能提高训练技能着实让杨老师费了一番心思。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杨光将视频教学、直播现场搬到了学校训练场。

“首先要专业,要真刀实枪,要学生们感兴趣,他们才不会把你的视频加入‘不感兴趣’的内容里。”杨老师在开设网课前对“熊孩子”们的喜好做了一番了解。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杨老师发现除了普修、公共体育课的基本课程,学生们对搏击、女子防身术等运动形式更感兴趣,于是,在录制公共课程的过程中,杨老师加入了这些知识的内容,学生们都表示兴趣十足,希望增加选修课。

“现在在一些健身俱乐部里,一节搏击课都得400多,杨老师免费教为啥不学?!”天津体育学院英语专业2019级学生杜岚颖说。

“别看是公共课,还能学点女子防身术,对我们女生挺有用的。”天津体育学院18级健美操专业学生陈安娜说。

如何能让本专业学生在专项结课前能达到能练会教的基本专业教学能力,每天视频后,杨老师还会给17级专项学生布置教学作业:自己制作一段教学视频。

“学习技能最好的检验和留存方式就是教授他人”,她说,“一方面,让学生们也尝试参与教学,会练还得会教。另一方面,学生们思路新,对网络熟悉,对我的教学也有启发。我的一个学生,自拍的短视频点击量很快过万,说明线上教学是大趋势,只有实用的、有趣的教学,才能‘吸粉儿’(吸引粉丝)、‘固粉儿’(留住粉丝)。”

不搞笑不耍宝不蹭热度

专心教学持之以恒才能“固粉儿”

3月中旬,杨老师视频开课的第二周。一天,她无意间将一条“如何在搏击中一招制敌”的教学视频发送到抖音个人账号上,没成想,一夜之间粉丝上涨到五万多,点击量过千万,获赞超十万次,评论6000多条。

“第二天早上,我一开手机,都懵了。我们校长都给我点赞,说咱们体育学院的老师火了。”直言快语的杨老师身上带着一股子练武之人特有的飒利和豪爽。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田向国说,“在疫情期间,老师们开拓思路,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乐于接受的语言,将枯燥的体育理论和专业性极强的训练技巧,融入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中,不仅让学生们在家也能完成学业,更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是未来值得借鉴的新教法,值得推广。全民健身,全民健康,需要这样的网红教师。”

体育学院的新校址距离市区30多公里,为了每天为学生们更新教学视频,杨老师每天上午备课,下午到学校录制视频及直播教学,每天晚上8:00准时在直播间里为学生及粉丝们答疑解惑,乐此不疲。

“别看学生没开学,我可是累够呛。每天从早上到晚上,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武术教学不像其他课程,需要老师反复展示动作,为了展示更好的效果,经常一个动作要分不同角度打上三四次,一趟视频课相当于连着上了几堂专业课。

“现在每天固定跟着我上网课的除了我专项的学生、我们本校的学生,还有将近4000人的粉丝学员。每天录视频、编辑视频、直播课程、直播答疑都是我一个人在忙活 ,确实很辛苦,但是每次看到学员们学习的热情,看到他们对我的信赖,我都觉得值得。”杨光说。

也有少数的网友,会在直播间里要求杨光“耍两下”,或者嘲笑她一个女老师天天挥拳踢腿的,不文雅。但“不搞笑、不耍宝、不蹭热度、不讨好”是杨老师开立视频教学时给自己立下的准则。

“为人师表。老师,就得有老师的样子。更可况,习武之人首先讲究的是武德。学习武术,首先要尊师重道。互联网的强大让更多喜欢武术的人聚集在一起,互相切磋学习,强身健体,弘扬武术精神,这是我们的初衷。对于一些杂音,我们听到了,分析着听,去其糟粕,精进自身,也是武德。”杨老师一语中的。(记者 宋德松)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